养生知识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养生知识
老年人患高血压的六大特点,你中招了?
发布时间:2021-11-18 10:48:07
      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,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,血管的弹性会变弱,而且身体多个器官功能都会下降。高血压病情若得不到改善,很容易使自身的健康受到威胁。

数据显示: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,而在超过80岁的高龄人群中,患病率更是接近90%不仅如此,高血压是罹患脑卒中、心肌梗死乃至造成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,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。

 

那么,老年人高血压有哪些特点和症状?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

 

老年人患高血压的特点

 
01)压差大
老年人的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,压差比较大。因为他们各器官呈退行性变化,当心脏射血时,主动脉不能完全膨胀,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,导致收缩期血压增高,而舒张压相对较低,脉压差进而增大。
 
图片
 
02)波动大
老年人的血压波动较大,一天中会忽高忽低,特别是收缩压。这主要是由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减退所致。因此,在采取降压药物治疗期间,不能以1次测量结果衡量是否正常,应每天至少测2次,且随时不舒服随时测,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。
 
03)可能是假性现象
由于动脉硬化,老人很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。一些患者对降压药物的耐受性较差,甚至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。
 
 
因此,对于周围动脉硬,血压又很高,但不耐受降压的治疗患者,若未发现明显的脑、心、肾等重要器官的损伤表现,应考虑是假性高血压。
 
04)体位性低血压
老年人的血压易受体位变动影响,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也比较高,特别易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发生。因此,要慎用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,如哌唑嗪、特拉唑嗪等。必须应用时,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。
 
05)并发症与合并症
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,患高血压后容易引起心、脑、肾的合并症,如心绞痛、心梗、脑卒中、肾功能不全等。此时,患者需特别注意,不要应用加重合并疾病的药物。
 
 
06)用药时易抑郁
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较低,用药期间更易发生抑郁症。因此,应避免选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,如可乐定、甲基多巴等。对有抑郁倾向的患者,脂溶性β受体阻滞剂,如倍他乐克也应慎用。
 
 

高血压应遵循的2大原则

 
01)未病先防,已病防变,即变防衰
未病先防,即还没有高血压病时就要先预防;已病防变,即已有高血压病,要防止后面带来心脑肾以及动脉硬化等进一步的病变;但如果是已经患了心脑肾病变的病人,就要即变防衰,防止器官功能衰退,如肾衰竭、心功能衰竭等。
 
02)综合防治
综合防治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。非药物治疗即“淡、静、松、动、眠”。
淡:饮食一定要清淡。控盐是防治高血压病最主要的任务之一;
静:心情要平静。高血压病人往往性格偏急躁或者从事高危岗位工作者,因此,心情保持平静,有助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。
松:情绪要放松。要做到发自内心的放松,而不是表面放松。
动:要运动,方式因人而异。如果年纪大、可以采用平地快走的方式。通过运动,有助于血压下降、体重减轻、体质的增强。
眠:很多高血压病人在得病之前都有不良习惯,如长期抽烟、喝酒、熬夜等。因此 ,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休息,尽量能在每天晚上11点前睡觉。